「西瀛虹橋」又有彩虹橋之稱,位於澎湖馬公市的觀音亭休憩區內。早晨是當地民眾晨泳的好去處,夜幕低垂,虹橋則會點上紅、橙、黃、綠、藍、靛、紫等七彩霓虹光,繽紛的色光倒映在水面之上,七彩波光閃爍在粼粼的...
「海洋牧場」為澎湖地區新興的旅遊方式,以海為田、放魚為牧。意指在某一海域內,採用一整套規模化的漁業設施和系統化的管理體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態環境,將人工放流的經濟海洋生物聚集起來,進行有計畫有目的的海...
篤行十村建於明治36年(西元1903年),原本是「澎湖要塞司令部」與「澎湖島重砲兵大隊」的官舍群,戰後便改建為軍官眷村,是一處悠久的歷史建築,而民國七零年代著名的民歌手–潘安邦便是出生...
馬公市舊稱「媽宮」,1921年改為現名,1981年12月25日升格為縣轄市,是台灣澎湖縣縣治與唯一的縣轄市,也是台灣最早的漢人聚落所在地,更是整個澎湖群島與澎湖縣的發展中心。 ...
「張雨生紀念館」於2009年竣工開幕,紀念館保留張雨生故居和周圍建築作為故事館整體佈展,分別依張雨生的童年生活、求學成長、步入歌壇及媒體報導等主題分為4區,蒐集陳列張雨生的成長痕跡,包含小時候成長的老...
風櫃洞位在風櫃半島的尾端,是個非常古老的漁村,因侯孝賢的電影「風櫃來的人」一片聲名大噪。 沿海盡是發達的柱狀節理玄武岩,由於海浪長年的沖擊,形成了狹長的海蝕溝及海蝕洞,另外風櫃浪濤聲、水柱噴潮、海水...
「澎湖國內商港馬公碼頭區(馬公港)」簡稱澎湖港,位在馬公市區南側海岸,為一開口朝西的馬蹄形天然港灣。組織架構為一港二碼頭區,包括馬公碼頭區及位於湖西鄉的龍門尖山碼頭區。港區遮蔽良好,風浪平緩,是澎湖群...
「摸乳巷」位於馬公中央街,是澎湖開發最早的市街,清朝乾隆三十三年時,就有相當多之商店林立,直至光復年後,馬公市仍以中央街為主要商業中心。而後隨著歲月之流逝逐步凋零沒落,民國七十三年政府將中央老街列入「...
「仙人掌」是澎湖島嶼的特色植物,仙人掌冰、仙人掌果汁更是來到澎湖必嚐的好滋味,那「仙人掌公園」又怎麼能錯過呢? 「青灣仙人掌公園」位於馬公市風櫃半島的青灣營區之內,佔地有...
位於馬公鎮中央街北端的「四眼井」,確切的開鑿時間已不可考,其井深約5.6呎,直徑約2公尺,逢旱仍不乏水,因水質清涼而成為古人之飲用水。為第三級古蹟。因附近居民逐漸增加,為維護安全而以石板鋪蓋,上鑿四個...
南海遊客服務中心位於馬公市,提供旅遊諮詢解說、遊艇服務、候船室、販賣部、咖啡廣場、行李室、盥洗室。
觀音亭建於康熙35(西元1696年),位於澎湖灣畔,供奉南海觀世音菩薩。因中法戰爭(1884年)曾遭破壞,在光緒17(1891)年改建,為國家三級古蹟。 觀音亭旁有以歐式城堡為造型的澎湖青年活動...
「青灣情人海灘」位於「仙人掌公園」附近,長約50公尺的白色小沙灘由珊瑚遺體、貝殼碎片、砂及石英砂堆積而成,砂礫中點綴著閃閃發亮的七彩玻璃碎片,受到海浪長期沖刷的玻璃碎片,與石頭跟珊瑚石互相磨礪,將原有...
蛇頭山位於風櫃尾部突出的小半島,與北岸的金龍頭共守馬公灣,地形險要,眺望馬公港和側天島及四角嶼澎湖內灣此處絕對是最佳選擇。
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位於馬公市菜園里1-17號,除馬公、鎖港、通樑等三處都市計劃區外,其餘的土地皆屬於本風景區範圍;澎湖縣轄20公尺內的海域皆為該海域範圍,面積合計約為85,603公頃。 另外澎...
鎖港石塔位於馬公市舊聚落北方,於民國51年重新修建,把原為黑石建造改為黑石水泥材料。原為七層疊形石敢當,重建後改為九層,成為全澎湖最高的石塔,約14公尺高。 由南塔及北塔二者所組成,近三層樓高,...
「豬母落水」為山水的古稱。其地名由來有一種說法是:有一隻母豬被大章魚從沙灘抓下海,所以稱「豬母落水」。日治時期稱為「豬母水」,光復後改為「山水」。 豬母水岸是指山水南岸從東邊山水漁港一帶的觀音山...
澎湖開拓館早期為縣長公館官邸之用,竣工於民國二十四年,總面積為六百零五坪,室內面積約為九十七坪,是一座融合了東西方特色的建築,包括歐風八角窗、木質大門、日式屋頂及貓江石矮牆等形式,戶外更植有百年古榕及...
澎湖天后宮建於明萬曆20年,位於澎湖馬公市中央里,是全台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而列為國家一級古蹟。 廟體出自唐山名匠之手,此廟不只供奉媽祖,並擁有台灣最早的碑跡-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碑,另外還...
澎湖觀光產業推廣中心位在馬公市光華里172號,附設於澎湖風景特定區管理處內,分設五館分別為:文石、貝殼、珊瑚、農漁特產及藝術。提供民眾認識澎湖觀光產業特色。 文石館有文石原石及文石作品;珊瑚館展...
蒔裡沙灘是澎湖本島天然條件最好的沙灘,並有風積形成的砂丘景觀,海域相當平緩,藍藍的海水,其長約一公里餘。在佈滿珊瑚和貝殼的沙灘上,是享受日光浴的最佳場所。
位於馬公市金龍路上,媽宮城建於光緒12年,是清朝最後一座防禦性城池,別名為澎湖城、光緒城。為國家二級古蹟,於民國75年修成現在的模樣。 媽宮城共有6座城門,因年代久遠,除順承門外,其餘都已坍塌,...
桶盤嶼位於馬公市,是典型玄武岩方山的地貌,四周都是柱狀且有排理整齊的玄武岩環繞,其秀麗的石景,擁有黃石公園的美譽,可沿著環島水泥步道瀏覽此處美景。 桶盤西南海岸海蝕平台上,有玄武岩熔漿湧出而成的...
澎湖海洋資源館位於馬公市中華路230號,為澎湖縣文化局所附設的,有A館和B館,提供遊客參觀。 A館展示:海洋文化史、海底生物演化史、澎湖的珊瑚、岩石礦物、澎湖群島的地質地形、澎湖潮間帶生物等海洋...
「澎湖馬公眷村保留村」為西元1907年日本馬公重砲兵大隊進駐後興建的官舍,是全國興建年代最早的眷村,位於順城門旁的金龍頭眷村,範圍包含了潘安邦故居、張雨生的家和篤行十村眷村保留村,昔日有『將校...
虎井嶼和桶盤嶼相似,有柱狀節理玄武岩景觀,因為崖下海水清澈,素有「虎井澄淵」之名。 傳說十七世紀荷蘭人曾在島上建蓋城堡,卻因戰火而沉入海底,近幾年來有學者前往勘察也未有重大發現,讓三百年來的「虎...
相傳施琅在清康熙21年(西元1682年)率艦攻打澎湖,船隊在海上遇颶風被打散,多數的船艦平安回到福建平海澳,少數軍隊抵達澎湖,發現該處有座天妃宮,廟左側有一口井,荒廢沒有治理,因為大軍飲用水不足,施琅...
位在澎湖西嶼濱海公路二崁草原至赤馬五孔頂之間有座壯觀的「大菓葉柱狀玄武岩」,日治時期為了交通之故,開發大菓葉、挖土造港而意外發現!海底下溶漿因為地形上升而急速冷卻收縮,形成五、六角形的特殊岩體,在...
外垵漁港位在澎湖縣西嶼鄉內,為一座小漁港,是澎湖縣漁業最為興盛的地方,也由於漁業興旺當地居民便將多數資產投資於房舍興建上,因此由三仙塔眺望漁港會呈現出如希臘、地中海般的異國風情。 外垵漁港遠...
二崁古厝位在澎湖西嶼鄉,已有近百年的歷史,為陳氏家族所有的古厝,建於民國前一年,歷經兩年才完工落成,相傳建於「牛臍穴」之上,是一座融合閩南風情及二崁特色的「兩落八櫸頭」閩南式大厝,用在地的咾咕石及玄武...
牛心山位在西嶼鄉內垵村,孤獨的立在海灣旁,是眺望四周景觀,漁港、內海、大倉嶼的最佳地點,其獨特的造型吸引許多遊客。 山峰下全被銀合歡環繞住,只有峰頂的玄武岩柱探出頭,此處寸草不生,讓整座小山丘外...
內垵遊憩區位於西嶼鄉,又位在內垵村落之後,因而稱為後灣。後灣也俗稱白沙灘,因為沿岸除玄武岩景觀外,還有一片大沙灘,其沙細且白,地勢又平坦,是兩村居民平日嬉水的場所。 木棧道可濱海是依地形變化所建...
鯨魚洞位在西嶼鄉漁翁島,柱狀節理的玄武岩海崖,受海蝕作用而形成巨大海蝕洞,就像擱淺海灘的鯨魚,在洞中,可以聽海濤怒吼。 鯨魚洞東南方台地上有石英砂形成的「滿地金砂」奇觀,還有在台灣難得一見,由於...
塔公塔婆位於西嶼內垵村,因地勢低漥,北東南方被坡地環繞,西方又面向海洋形成破缺的景象,而內垵北港向西距離一海浬海的暗礁又與北陸地構成的水溝形成似箭狀般,直射內垵,因居民常遭受災難,所以興建塔公、塔婆來...
「夢幻沙灘」位處網峖口一處峽灣內,因只有在退潮時才會顯現芳蹤,而得其名。U字型的海岸弧線,沿著北側的玄武岩群望過去,可一窺澎湖大池村的村貌,沿著南方走便能看到澎湖漁民所建置的石滬。順著木棧道登上鄰近山...
澎湖跨海大橋位於西嶼鄉,於民國59年完工通車,連接白沙、西嶼兩島的跨海大橋,橫跨吼門水道,全程長2494公尺,兩端建有半圓形拱門,為當時遠東最長的跨海大橋。初時僅規劃為單線,會車不容易,經重建拓寬成雙...
西嶼西台位於西嶼鄉外垵村東方,光緒13(西元1887年)年所建的海防砲台遺址,是澎湖現存最完整的古砲台也是規模最浩大的一座。已列為一級古蹟。 西台古堡砲台的入口有雙重拱門,前門上方鑲嵌著李鴻章親...
亦稱西嶼燈塔的「漁翁島燈」塔位於西嶼鄉外按村,建於乾隆43(西元1778年)年,是台灣第一座燈塔,為國家二級古蹟。 外垵為西嶼位於西南端的小漁村,西方海岸為台灣與廈門間的航線指標,但因附近海水波...
西嶼東臺位於西嶼外垵村,是清代劉銘傳所修之砲臺,目前為台灣一級古蹟。規模包含內外二城廓,外廓士提東南角置觀測所,內廓有營舍與砲座,其規模較西嶼西臺小,但配置比西嶼西臺完整,建築型式也不相同。
小門地質展示中心建於民國91年,位於西嶼鄉小門村11-12號,隸屬於澎湖國家風景管理處。 屬於典型方山地貌的小門嶼,其地質景觀特殊,為澎湖地形的縮小版,特殊的天然景觀,除供觀賞景觀和遊憩外,更可...
漁翁島遊客服務中心位在澎湖跨海大橋的西嶼側,建於民國九十一年,佔地面積為2462平方公尺,服務中心內展示有豐富的文字及圖片資訊,販賣部與餐廳提供有餐點及商品,並有專業的導覽人員為遊客進行詳細的旅遊諮詢...
位於澎湖西吉嶼的「藍洞」(灶籠),是澎湖獨有的透天海蝕洞,該島為無人島,加上海流凶險、港口條件不佳等交通不便因素,使其無人為破壞,保留住完整的天然景觀,連當地人都甚少靠近的區域,更有許多神秘的傳說...
望安嶼民眾早期盛行「牽罟」(地曳網)圍捕魚類,所以稱為「網垵」,後來訛音改為「望安」。望安舊名「八罩」,位於馬公市南方,介於澎湖本島與七美之間,是澎湖的第四大島,也是文石產地之一,曾因綠蠵龜名噪一時,...
「藍洞」,又謂灶籠,位於澎湖西吉嶼。火山噴發的玄武岩地形經過海浪的侵蝕,形成巨大的海蝕洞。一旁的玄武岩如管風琴般筆直矗立兩側,相當壯觀;進入洞內,玄武岩的節理更是清楚可見,岩塊遮蔽住洞內的陽光,光線從...
觀光保育中心位於望安鄉東安村1號之4,興建目的在提供設備與資源及學術單位的研究工作。 「澎湖望安綠蠵龜觀光保育中心」的設立,不只是為綠蠵龜生態研究,也為生態教育。全館的展示朝環境型、情境式的設計...
「網垵」是望安早期的名稱,此處也是望安島的傳統漁場及最大聚落,網垵口沙灘擁有細白的沙質,一公里長的沙灘與湛藍的天際及海水相映成畫,夏季時常有遊客到此戲水,體驗牽罟的傳統捕魚方式。每年五月至十月份網垵口...
「鴛鴦窟」位於澎湖望安島東北方,為一座天然的山谷地形。鴛鴦窟谷地開口向東,外海有狀似馬鞍的馬鞍山嶼為屏障。其名的來源有兩大說法,一說為早期此處有著多處水窟,聚集鴛鴦在此戲水棲息;另一種說法則是鴛鴦...
天台山位於望安鄉,又名「蜜月島」,海拔53公尺,西邊是天然海灣,站在山頂上,美景盡收眼底,有著天然的牧場,實為島上的第一名勝,此山上的「仙腳印」,據說是呂洞賓遊玩時所留下的足跡。
中社古厝區位於望安鄉,古時稱作花宅,保留完整的澎湖集體古厝民宅,光復後改稱為中社村,其建築型態為三合院建築,主要大部結構由內向外看,是特殊的古聚落建築文化特色。
花嶼燈塔位在望安鄉,有「花嶼之光」美稱。因為位置在澎湖群的最西端,是此地主要地標,日本人因軍事目的而興建。塔身漆成白色圓形鋼筋混凝土的結構,高12.5公尺。因花嶼位於最西端,所以是台灣最晚看到日落的燈...
貓嶼位在望安島的西南方,分有大小兩座貓嶼,遠觀猶如兩隻貓兒俯臥在海面上,海拔高度為七十九公尺,是澎湖群島的最高峰。大貓嶼為自地表冒出的巨型岩脈,因此處海岸高聳,皆為陡岩峭壁,平時少有民眾到此,不過因周...
「花宅龍泉甘露井」位於澎湖望安嶼,座落於聖母廟前廣場上,遊客們可打水取用,清涼的泉水,來自山坡流下的地下水,為淡水;一旁溝渠底下的水源則為海水,鹹、淡僅在一線之隔,令人嘆為觀止。
東嶼坪嶼位於望安島南方,為火山活動形成的島嶼,與周邊的西嶼坪嶼、東吉嶼、西吉嶼及其周邊島礁,即將成為澎湖推動的海洋型國家公園推動網絡之一,將其中的海洋資源、珊瑚礁生態、玄武岩地質景觀以及傳統的聚落文化...
「望海巷」位於澎湖望安鄉,小巷位於兩棟以咾咕石建成的傳統民宅之中。穿越兩棟民宅間的靜僻狹小巷弄,斑駁的牆面、茂密的樹蔭,帶出復古的懷舊氣息。踩著枯葉,穿越兩棟民宅間的靜僻小巷,即可望見一望無際的汪洋大...
「潭門港」為望安主要漁業用港,也是望安島最重要的對外門戶,提供往返南海七美、虎井、桶盤、馬公等島嶼間的船舶做為停靠轉運站。潭門港區內開設有小吃店、冰店、租車行等店鋪,為望安島上商業活動最密集的區域。 ...
船帆嶼位在望安鄉,遠眺時有如帆船航行於海面上,因而得名「船帆嶼」,鄰近的將軍村民又將它稱為「將門嶼」,早期的船隻皆以此作為標示。望安鄉生產大量文石,此處的文石質量優良,文石是由蛋白石及褐鐵礦等元素組型...
坐落望安島的東南側的東吉嶼,是早期從澎湖坐船到台灣的中繼站,因為海面凶險故以黑水溝著稱,因此島上有燈塔一座其塔身黑白兩色交錯,佇立在岸邊與四周景觀搭配合宜。
將軍澳嶼位在望安島隔壁,因鄭成功部將李胤將軍在此駐守而得名,因島上屋舍林立,比一般漁村還要寬裕不少,因此得到「小香港」的稱號。島上將軍廟、永安宮、天后宮廟貌均輝煌耀眼,可見將軍澳當時繁華的景象。 ...
「望夫石」位在七美島上,是一座深入海面的巨型礁岩,形狀有如身懷六甲的孕婦躺臥,關於「望夫石」有個淒美的傳說,相傳在島上有一對相當恩愛的夫妻,丈夫每日出海捕魚返航時,妻子皆會在岸邊等待,然而有天妻子卻等...
雙心石滬因位在七美頂隙的地方,又稱為「頂隙滬」,特殊又浪漫的心型,吸引廣告影片前來拍攝取景,也成為澎湖觀光行銷的重要景點之一。石滬是當地傳統的捕魚設施,是由玄武岩及珊瑚礁所築成,製作過程相當不易,石滬...
舊時七美常受海盜滋擾,第一批到七美的先民全體遷回福建,多年後由望安島南遷了一批住民進駐七美,並成為現今七美住民的民族來源。其中一個家族成員為了感念先人自望安遷徙到七美的艱困過程而特別建立「南嶼城」做為...
大獅風景區位於七美鄉中和村山頂的海濱,有如同獅狀蹲伏於海崖的巨石。此景是柱狀之玄武岩所形成多變化的奇特景觀,風景區設有眺望台,可方便欣賞石獅。
「龍埕」為一曲折的的海蝕平台,岩層因受到擠壓,而呈皺摺地形,從上而下俯瞰,宛如一條龍遨遊於海面上。龍埕涵蓋了壺穴、豆腐岩、岩脈、海蝕平台等豐富的地質景觀,漲潮與退潮皆有不同的景緻。
魚月鯉灣遊憩區位在七美鄉,東面臨海有著佈滿白色珊瑚碎屑的海灘,弦月形狀的海灣裡有一座天然的小漁港,是七美島居民早期的近海港口,也就是俗稱的魚月鯉港。魚月鯉灣遊憩區因為珊瑚礁海岸,且蘊藏豐富的海洋生態,...
七美人塚是位在七美鄉,傳明初倭寇入侵,在井邊洗衣的七名女子,因不甘受辱相偕投井自盡,當地居民將水井填滿,這便是七美人塚的由來。而後井墳長出七株香楸樹,長年保持脆綠清香。
「下巷」位於月鯉灣與大獅風景區之間,沿岸地帶因海蝕作用形成兩個缺口,如同一巷道,為當地居民通往海邊必經之路,上方謂之頂巷,南方是缺口較大之下巷。沿著往下走的石砌階梯小巷前進,一路可延伸至海邊,可賞壯觀...
「南滬碼頭」為七美島的主要門戶,舉凡旅遊快艇、交通船、大小漁船等船隻皆由此進出七美,住宿、餐飲、民生用品及市場都位於碼頭區,港區更設有大型加油槽以及漁業用製冰廠等設備,提供前往南淺漁場捕魚的高雄、屏東...
澎湖群島最南端的燈塔七美嶼燈塔,也稱為「南滬燈塔」,白色的塔身,其塔高8.3公尺,為鋼筋混凝土的構造,是日本人在台灣最後興建的一座燈塔,也是澎湖南方海域船隻的航行指標。
小台灣位於牛母坪的海崖下方,因外型相似台灣而命名。牛母坪為一片寬廣草原,是露營的好去處,在此處可充分感受到天空和青草的廣闊和清新,而坐在一片草原上更是愜意。
位於澎湖白沙鄉的後寮村東港舊碼頭,彎曲如海蛇般一路蜿蜒入海,堪稱為澎湖天堂路,原本為荒廢已久的舊碼頭,現今成為澎湖最神秘的秘密景點,保有純樸原始的氣息,但因海堤較為彎曲狹窄且濕滑,前來的遊客千萬得小心...
「澎澎灘」為無人島嶼,位於澎湖縣白沙鄉、鳥嶼和員貝嶼之間,為兩座大小不一的新生珊瑚礁島所組成,於西元1995年才浮出海面的珊瑚礁島,因面積不大而以灘為名,從遠處觀看如同躺在大海中央一條白色大鯰魚,全灘...
吉貝海上樂園位在吉貝嶼的吉貝沙灘上,長約兩公里的貝殼沙灘建有色彩鮮艷的小木屋及海上活動店家,提供香蕉船、水上摩托車及拖曳傘等活動項目,還有餐廳和住宿空間,夏季時有許多遊客選擇在此下榻。吉貝沙灘的美景宜...
澎湖水族館位在白沙鄉,為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的附屬水族館,館內共有海濱區、大洋區及礁岩區三個主題區域,海濱區內擁有綠蠵龜、海馬及海葵小丑魚,大洋區則有巨型龍膽石斑及鮫鯊等海洋生物,礁岩區有活珊瑚、櫻花...
「岐頭碼頭」主要提供至東海次系統各島嶼(員貝嶼、鳥嶼、澎澎灘、雞善嶼、錠勾嶼、小白沙嶼、屈爪嶼)的船隻停泊;候船室旁規畫了一座清水公園,並設置具備海盜船意象的遊憩設施。
從澎湖馬公市出發,往跨海大橋方向的203縣道約十五分鐘的路程,過中正橋後右手邊即可看到八支雪白的巨大風車,迎風旋轉的風車供應了澎湖總電量的12%,為台灣第二座風力發電廠,澎湖第三代的風力發電機。 ...
「吉貝西崁山」位於吉貝島西南方,為吉貝島上最高的山,擁有至高點的優勢,為吉貝嶼觀賞日落的最佳地點。漲潮時可遠眺目斗嶼、姑婆嶼、鐵鉆嶼,退潮時也可清楚展望散佈在吉貝嶼周圍的的石滬和潮間帶。
吉貝嶼位在白沙島北方,是澎湖北海上最大的島嶼,面積約為3.1平方公里,東邊為地勢較高的玄武岩台地,西邊則有大片的沙灘,長七百公尺、寬兩百公尺的沙嘴地形最為著名,還曾吸引偶像劇到此取景拍攝。島嶼周圍寬廣...
後寮遊客服務中心位在白沙鄉,開放時間為上午八點至下午五點半,周圍環境優美,海天一色,設有海水浴場及BBQ區域,並提供遠道而來的遊客寄放行李,設有後傳室、販賣部及餐廳等設施,駐有專業的導覽解說員為您詳細...
通樑古榕位在白沙島西邊的保安宮前,鄰近跨海大橋,至今已有三百年的樹齡歷史,約有九十多條的榕樹氣根,樹蔭更廣達六千六百公尺的範圍,當地民眾稱之為神木,樹下設置有石桌椅供民眾休憩乘涼,一旁也有多家商店販售...
員貝嶼位於澎湖縣東海白沙島東方,整座島嶼為丘陵地形,大部分是由玄武岩所組成,因形狀有如一塊扇貝覆蓋在海面上,而得「員貝嶼」之名。員貝嶼的北邊有著柱狀、傾斜狀及柱狀等多元化型態的玄武岩,其中又以「石筆」...
出發到吉貝必經的遊客中心旁,也有一片美麗的沙灘─「赤崁珊瑚貝殼沙灘」,這裡是北海吉貝的主要船隻出入港口,常可見小艇出入,沙灘上卻罕見人跡。後來由任賢齊自編自導的電影「落跑吧!愛情」拍攝場景設立於此,更...
姑婆嶼是一座位在澎湖北海的無人島,由四個陸快及三處小地峽組成,建有碼頭可供遊客及居民靠岸上島,北邊海岸有大面積的海蝕平台,東邊南北岸各有一處天然白沙海灣,而島上也建有一塊紀念英船遇難的紀念碑。姑婆嶼周...
北海遊客服務中心位在白沙鄉,鄰近赤崁親水公園,是澎湖北部主要的遊客服務中心,為遊客提供詳細的旅遊諮詢、遊艇服務、候船室及投幣式置物櫃等,一旁即為赤崁碼頭,周圍的碼頭區也設有浮動碼頭共乘客上下岸,遊客可...
吉貝遊客服務中心位在吉貝嶼的東部,規劃有候船室、文物展示館及販賣部等區域,並在周圍碼頭區設置浮動碼頭上下岸設施,也有專業人員提供完善的旅遊諮詢服務,讓離島的觀光資源更加完備。
鳥嶼位在白沙島的東北方,總面積約為26.5公頃,海岸線長2.5公里,島上居民以漁業做為主要經濟活動,聚落多建在漁港周圍。鳥嶼東方有著排列有序的壯觀玄武岩,從崖下的海蝕洞還可觀賞到放射狀的玄武岩柱,北方...
岐頭親水公園位在白沙島,就位於澎湖水族館旁,更結合組合一處具有豐富海洋生態的潮間帶漫步活動區,讓遊客能夠親近海洋生態,園區中也建有多項兒童遊樂設施,相當適合親子遊憩。潮間帶即為海蝕台景觀,是早期先民留...
目斗嶼位於白沙鄉,是澎湖群島中最北端的島嶼,因此又稱為「座北島」,面積僅有0.021平方公里,整體由玄武岩所組成的,南邊有著白色沙灘,淺海海域更有珊瑚礁及熱帶魚,是浮潛的地點之一。因周圍海域密佈暗礁,...
險礁嶼位在吉貝嶼的南方,因周圍海域有許多暗礁而得此名,過往的船隻皆相當小心,但也因周圍海域生態相當豐富,擁有絢麗的珊瑚礁及熱帶魚,相當適合浮潛欣賞海底美景。險礁嶼就是一座遊沙礫、貝殼及珊瑚碎穴組成的白...
「吉貝沙尾」位於吉貝島西南方,因海中貝殼細沙與珊瑚碎屑沈積而後受到海水堆積和潮汐推擠而形成的沙灘。面積約3.1平方公里、海岸線長約13公里,是澎湖北海最大的島嶼。越接近南端沙粒更顯細緻,被稱之為沙...
小白沙嶼位在鳥嶼北方,因西南方擁有兩百公尺的白色貝殼沙灘,而得名小白沙嶼,夏季時吸引許多遊客前來潔淨的沙灘上戲水、享受日光浴。小白沙嶼南端有著多變形狀的柱狀玄武岩,長約為三百公尺,高則為二十公尺,相當...
大倉嶼位於澎湖的內海區域,被澎湖本島、白沙及漁翁諸島包圍著,因此又有「內海之珠」的別名,島嶼整體呈三角形,面積為十八公頃,周圍擁有遼闊的潮間帶及海蝕平台,建有內灣漁場。大倉嶼在漲退潮時的面積相差有三倍...
位於湖西鄉的林投金沙灘坐落於林投公園,是鮮少人知的沙灘之一,和隘門沙灘緊密相連。從隘門沙灘隨著海岸線由左望去,尾端便是林投金沙灘,沙質相較隘門沙灘的沙子顯得略粗,但因休養生息近20年,少了遊客的足跡和...
青螺沙嘴濕地位在湖西鄉虎頭山的西北岸,是長度約150公尺的鉤狀沙嘴地形,為澎湖較為罕見的海積地形。青螺沙嘴濕地在村廟真武殿前方的濕地上種植大片的紅樹林,春、秋季節豐富的濕地生態經常吸引水鳥前來覓食,是...
隘門沙灘位在澎湖縣湖西鄉,早年因盜採砂石將沙灘變成裸露的岩石,然而當地的李天育老村長每天撿拾垃圾、自製攔沙網,並親自挑回一簍簍的貝殼砂,將隘門沙灘恢復成為以往的風貌。隘門沙灘是一處由珊瑚、貝殼及白沙所...
青螺虎頭山位在湖西鄉的青螺半島上,整體面積東西長約一百公尺,南北長約兩百公尺,海拔高度為29.47公尺,是由玄武岩所組成,表面是風化後形成的褐色黏土。虎頭山西岸有一處長約兩百公尺的彎頭沙嘴,在地勢高處...
林投公園位在湖西鄉的林投村海濱,擁有一公頃的木麻黃人造林,民國四十六年時正式成立林投公園風景區,為澎湖本島唯一擁有綠地景致的風景區域,但曾在韋恩颱風時遭受重大傷害。園區內設有休憩步道、動物區、沙灘及國...
雞善嶼位在澎湖縣的東海,共有大小兩座島嶼,是為玄武岩自然保留區,有著「東海黃山」的美稱,冬季時盛產居民口中的「黑金」紫菜。大雞善嶼擁有發達的柱狀玄武岩景觀,以及海蝕溝、海蝕洞、淺水沙灘地形,小雞善嶼則...
奎壁山遊憩區位在湖西鄉的海邊,是一座陸連島,山頂上的日出及日落景色相當迷人,「奎璧連輝」是為澎湖八景之一。奎壁山與赤嶼島間有一條約五百公尺的海底通道,是由卵石及沙子所組成,遊客可在退潮時前往觀察兩側潮...
菓葉位在澎湖本島的最東端,是一個相當傳統純樸的聚落,因早期種植大量的菓葉樹而得名,最著名的為晨曦美景,「菓葉日出」即是澎湖古八景之一。在觀日亭或沙灘上欣賞日出美景,黑夜逐漸從深化為淺,天際邊變化萬千,...
錠鉤嶼位在湖西鄉雞善嶼的東南方,整座島嶼皆以柱狀玄武岩所組成,因海蝕及風化作用形成眾多特殊的海蝕地形,有著「海上桂林」的美稱,是為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區的範圍。冬季時盛產「黑金」紫菜,加上鄰近海域擁有豐...
裡正角日軍登陸紀念碑位在湖西鄉龍門村,立於清光緒二十一年(西元1895年),是為縣定古蹟。中日甲午戰爭結束後的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在清光緒二十一年(西元1895年)的三月二十三日,日本準備攻佔...